4月新规来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tamoadmin 热点聚焦 2025-02-19 9 0

交通部出台新规,从明年4月1日起,不准在地铁里吃东西,你怎么看?

地铁封闭空间,人多拥挤,根本就不适合吃东西。如果有异味,就会影响他人。如果有食物遗洒,肯定破坏卫生。地铁是交通工具,不是餐馆,杜绝吃东西应当成为自觉行为。我支持禁令。

对的,俺们就是缺乏对规则的敬畏意识。不要说学生不听话,成人中又有多少能按规则办事的呢?投机钻空子,打擦边球,我行我素多的去了。由于成人们的“言传身教”,“行为示范”,所以下一代也跟着任性胡为,不守规矩。正人先正己,社会风气的好转,必须从每个人守规矩开始。

台湾的地铁不准吃东西以外,连水都不能喝,而且已经执行数十年了。

4月新规来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台湾的地铁叫捷运,而当台北有第一条捷运的时候,就经管理单位讨论,定下了了地铁范围内(地铁站黄线区域内),包括车厢、车站、月台等区域,都不准吃,甚至不准喝水、饮料的规定。(例外的是,有医疗需求的可以喝水吃药,以及小baby需要的时候,可以到特定区域去)

多年来,台湾的捷运车站、车厢的清洁程度,一直都是被公认的,不仅是台湾百姓,连各国各地来的游客,也都称赞台湾捷运车厢的乾净,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

地铁、捷运的不准吃喝,不仅仅是维护公共区域的卫生,而是保护地铁范围内的鼠类,老鼠是啃食地铁设备,尤其是电缆的首要敌人。

因此,地铁系统防老鼠是重要工作,而让车站、车厢范围里没有食物,则是减少鼠类的重要方法。

而从公共的角度来说,在地铁车厢里吃些味道大的如:臭豆腐、榴槤,即使是方便面,也是会给其他乘客带来不变得。更别说喝饮料不小心打翻了,弄得一地板黏呼呼的,多么的不卫生了。

所以,大陆公布这样的限制规定,就是符合需求、符合潮流的!

禁的特别好。本来就不是吃的地方,人流多,速度快,环境好,是城市窗口。吃东东,就有拉圾,避免不了乱扔。再一个年龄特别大的,身体有大病的,必须要人照管,这样有好处。文明,安全十分重要。

谢谢邀请!

非常赞成这条新规明年4月1日起实施,早就应该禁止在地铁上吃东西了。地铁和公交车不同,地铁车厢窗户是封闭的,食品都有味道,而且有些诸如韭菜盒子、韭菜包子、臭豆腐之类气味较大食品如果长时间弥漫在车厢里,的确会让人难以忍受。

曾经在公交车上碰到过吃韭菜包子的,吃的人津津有味,闻的人着实有点受不了。幸亏当时是夏天,车窗基本都开着,否则非得下车,不然熏得人受不了。

我觉新规定不仅禁止地铁上吃东西,对于在地铁上喝除水以外的任何饮料都应该说不。因为,地铁是公共空间,又是相对密闭的空间,应该顾及大多数人的感受。因此,对于这次出台的这项新规我非常赞成,希望尽快实施!

2024年4月一号驾照新规是真的吗?

根据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自2024年4月1日起,驾照将进行全面升级,新驾照将***用“电子驾照”形式,用于证明持照人资格和记录交通违法行为。

同时,驾照将分为普通驾照和专业驾照两种,普通驾照适用于轿车、小型客车、小型货车等车型,专业驾照适用于大型客车、危险品运输等车型。

新驾照还将设有不同的驾龄和驾型标识,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区分不同驾驶经验和技能的驾驶人。此次升级后的驾照将更加科技化、安全化和智能化,将为道路交通的安全和有序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

22年4月1号的交通法新规?


1.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二十的;

2.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会车,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不按规定倒车、掉头的;

3.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的;

4.驾驶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指示的

2019年4月电动车新规实施,外卖和超标电动车该何去何从?

又不是第一次实施电动车国标,现行有效的电动车国标是1999年制订的,标准要求电动车速度不超过20公里每小时,重量不超40公斤,电机功率不超250w,实际情况怎样呢?现实是马路上几乎全部是超标车和所谓的国标目录车型,如果严格按照标准来对照,绝大部分的目录车型是远远超标的,而这些所谓的国标标准,都是一堆所谓的不骑电瓶车的专家吹着空调列出来的,和实际情况有多大出入没人在乎,最后就变成了你定你的我骑我的,多尴尬啊。定个标准出来,结果绝大部分人是不合法的,说法不责众也好,说交通管理部门管不过来也好,反正最后国标标准提高了,也就是所谓的新国标,2019年4月15日开始实施。

新国标标准限速25公里每小时,车重55公斤以下,电机功率400w以下,拿市面上的现有主流车型来看,新国标也仍旧是脱离实际的,至于后面能实施到什么程度,鬼才知道。超过此标准的,按电动轻便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归类,上路需要驾照和保险,***托车管理,属机动车,这也是最近网上天天有人喊: 电动车要求驾照了。。。其实就是故意曲解或断章取义博一下眼球而已。之前的国标标准限制那么低都能让我们有够大够快的电瓶车骑,现在新国标标准放的更宽了,作为普通消费者,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对于超标车来说,每次国标实施,基本都会有个过渡期,比如三年,上个临牌,明面上说三年后不能上路,但实际仍有部分超标车和无牌车在跑,只要你别撞上交警查车就行。当然,稳妥一点的话还是以旧换新换一辆国标目录车型,上正式牌照,有牌照就有了身份,而且国标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是不需要驾照的。

对于外卖车来说,可以参考现在的快递电动车,比如现在的顺丰快递电动车,无牌,但是规格统一,也可以照常按非机动车上路,应该是和交通管理部门有过沟通特许的吧,具体情况不清楚,但是特殊行业获得特许也不是没有可能。

总之,新国标这阵风总会刮出点什么幺蛾子出来,但是也不用太担心,总不能一刀切断了老百姓的活路的,具体各个地方怎么实施怎么变通,就看当地管理部门的智慧了,以及车企和消费者怎么“配合”了。

针对题主的问题,我分类回答。




所以,我认为超标电动车3年后简单的禁止上路不太可能。但是按照现有的超标汽车实行办法来看,

很有可能进行1.有偿报废(给予一定赔偿款项进行报废,或者以超标换国标补差价,)

2.部分路段禁行,挤压超标车的生存空间。

3.延长过渡期。(可能性较大。)

其次关于外卖类电动车,笔者认为

首先从技术角度来讲,新国标电动车续航问题不大,以槽车有理试驾的速珂cu中配车型(新国标车辆)为例,续航能达到实测最大85公里(温柔驾驶)的成绩,配合可拆卸锂电池快充充电器(1.5小时从0到80%的速度),能保证一般的外卖需求,更多信息可以搜索槽车有理节目。

其次就是车身尺寸动力需求了,以新国标的急速标准电机标准,车辆难以达到外卖和日常使用需求。即便有部分车企发布了适合配送的新国标车辆,我也认为还是换汤不换药的解决方案。因此建议不要将新国标车辆定义为未来外卖适用车辆。

那么未来外卖车辆更大的出路在于轻便类电动摩托车。

电动车管理全国目前参照最多的是广西南宁,前不久南宁对于电动超标车和快递车听证会有四点诉求,这四点将是超标电动车未来命运主要参考方向!

电动车新国标将于2019年4月15日正式推行,对于电动车管理全国最成功的是南宁!那么南宁目前对于超标电动车和快递车老百姓诉求最强的大概四点:

1、过渡期设定为6年

《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规定超标车自初次登记之日起满7年后不得上路行驶。

方案二:则对正式号牌和临时号牌的超标车分别给予7年和6年的过渡期。

2、可考虑为电动摩托车立法

3、对快递等特定行业进行特定管理

4、对临时牌和正式牌应一视同仁

电动超标车大多数地区设置过渡期3年——5年不等,过渡期将结束强制报废或回收

但是目前最强烈的是延期

快递车参照特种车辆特殊管理

***有关部门己经对于电动车,三轮车,四轮车出台相应的措施。从源头开始封闭电动车超标的生产厂家。对于超标电动车给出三年至四年的过度期。也可以***取自愿用超标电动车换新国标电动车,折旧以旧换新。过度期满后,全部执行新国标电动车。这是我在微信关注的订阅号《新能源快讯》得知的。

谢天谢地你来了,2019年4月电动车新规,这必然会对电动车的生产有一个影响,必然会对那些靠着电动车来生活的人有一定的影响。不是说我这个人仇视骑电动车的。而是现在的交通真的是骑电动车的,给社会造成了许多不安全的隐患。

因为有一些个别的人骑电动车就是横冲直撞,谁也不管不顾。就是红灯亮在那里我也敢勇往直前,这就是骑电动车人的表现。给那些开车的人,路上的行人都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反应出来的问题,也是暴露出来的隐患。这必然会引起社会的重视,所以说明确电动车的使用标准,运行速度,或者是要求骑电动车人必须执证等一些问题。都会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车乱开乱放的现象。
一旦事故发生也都会给别人给自己带来许多痛苦。所以我说,如果真的规范起来,那对于交通秩序来说可能会有一个大的改观。但是对那些送外卖的行业真的是一种影响。不过这些送外卖的人也真的是不注重交通安全,有的人的素质特别的低,不是抢道就是别车。让老百姓们真的是苦不堪言。这样的话,对他们有了明确的要求。我想他们也会从输送过程中,骑电动车的人员进行培训,这样的话有了素质的提高,才有好的交通秩序,才能对大家有一个安全平安的交通环境。